|
馬翎英文學習資料 - 成功的例子 (愛看電影的她 新托福考116)瀏覽數:170次
台灣大學政治系四年級學生高任靚,新托福iBT考了116分。她說,看電影的幫助最大,最高紀錄一年看了約三百部。有一天發現自己講中文時,腦海裏閃出英文字幕,講英文時,映出中文字幕。
高任靚已申請上美國RICE大學政治博士班,還拿到五年學費全免並有獎學金。現在正準備學校期末考,八月將赴美。她說,從小喜歡英文,高中時大家都去補習,她卻是一個人去看電影,自得其樂,也讓她聽力、口說都進步。
高任靚的補習經驗是9到12歲時,上坊間美語補習班,程度可以應付國中課業。上國、高中後,才開學她就已把全部習作寫完,上課時要求老師讓她自習。
她推荐學子可多看台詞雋永的小說原著電影,例如她最愛的小說是傲慢與偏見,用字不難,但字字珠璣,更一語道破驕傲又羞澀的少女情懷。
準備托福iBT時,因她在高二暑假即考過CBT,得分260,她發現考題不難,多與教科書知識如洋流、歷史等有關,但發現自己的聽力最需加強。去年9月準備iBT時,她考前一周買了模擬光碟,每天做一次,讓自己熟悉考試氣氛。
口說方面,她的發音標準,雖無特定練習對象,但她覺得聽電影發音,好好模仿就能有一口好發音。在學校大一上英文課是外籍教授,台大政治系教授楊永明的課也是用英文上課,她課餘和外籍生聊天也是全英文。
在政治學中,英文也是藝術,政治界用字微妙,也是英文成績在申請政治領域時很重要的原因。高任靚舉例,例如兩岸關係,世界各國在認定上各使用不同字眼,如美國用acknowledge(認知到)、加拿大用take note(注意到),在國際會議場合,就有語氣、句意上很大的不同。
網站資訊: http://mag.udn.com/mag/campus/printpage.jsp?f_ART_ID=129707
|